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11月5日-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會期為6天,參展主體多樣、博覽會的活動豐富。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帶來了世界各地很多優質產品和市場需求。這其中,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報名是全場最火爆的。在首屆進博會展館中,7.2館是最受歡迎的展館之一。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農產品和食品展商,他們有剛到中國市場的探索者,也有投身中國市場10多年的“老朋友”。在逐漸進入和逐漸拓展中國市場的過程中,他們深深地體會到,這片13億消費人口的市場所具備的強大吸引力。
7.2館全稱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是參展國家數量和企業數量最多的展館。來自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100多個國家的近兩千家企業涌入,展示有機、健康的“土特產”和融合現代科技的各類加工食品和農產品,7.2館也是本屆大會參與國家數量和企業數量最多的展區。
從展區分類的角度來看,本次進口博覽會分為服務貿易、汽車、智能及高端裝備、消費電子及家電、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食品及農產品7大類。其中,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報名火爆,展區面積已從此前的1個展館擴充到2個展館,展區面積達6萬平米。根據不同食品品類,展館內將分為乳制品、蔬果農產品、肉制品和水產品、休閑食品甜食調味品、酒類和飲料等五大專業展區。
這其中有全球最大獼猴桃種植商及出口商新西蘭佳沛公司和全球新鮮果蔬及制品的生產、銷售龍頭都樂集團等眾多果蔬企業;包括雀巢、達能等在內的全球知名乳制品龍頭企業;還有巴西JBS公司、美國肉類出口協會、西班牙肉類協會等肉制品和水產品方面的公司和協會。博覽會期間,來自100多個國家的一千余家企業將展示有機、健康的“土特產”和融合現代科技的各類加工食品和農產品,這是本屆博覽會參與國家數量和企業數量最多的展區。
為期6天的時間里,在宛如一枚“四葉草”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云集了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此次進博會交易采購成果豐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在民生領域,北京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與南非、泰國等國大型供應商簽訂25億美元高端食品及農產品采購協議;北京卓宸畜牧有限公司分別與阿根廷、烏拉圭等國家高端肉品供應商簽訂1.3億美元牛肉產品采購協議。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農產品進口突破1200億美元,2018年農產品進口繼續保持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農產品進口大國。在中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李長安看來,對中國廣大農業企業和農戶來講,此次進口博覽會帶來了挑戰,更帶來了機遇。